《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》
文章摘要:大柴胡汤为经典名方之一,具有和解少阳、内泻热结之效。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,疗效显著,然而其质控指标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。因此该研究利用文献挖掘、分子生物学、网络药理学多种技术,明确大柴胡汤的功效标志物及其作用机制,从而有效控制质量,确保临床疗效。首先,研究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(Q-marker)“五原则”对大柴胡汤功效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。其次,采用脂多糖(LPS)诱导RAW264.7细胞构建体外炎症模型,以Griess法评价大柴胡汤功效标志物的抗炎活性,验证功效标志物的有效性。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(TCMSP)、ChEMBL与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获取功效标志物的潜在作用靶点,构建大柴胡汤功效标志物的蛋白互作网络。利用拓扑、GO、KEGG富集分析构建关键靶点-信号通路-生物过程网络,进而阐释大柴胡汤功效标志物的作用机制。研究结果显示柴胡皂苷B2、黄芩苷、黄芩素、汉黄芩苷、新橙皮苷、柚皮苷、橙皮苷、芍药苷8个化合物可作为大柴胡汤的潜在功效标志物。抗炎活性评价结果显示潜在功效标志物均可有效抑制NO的释放,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。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大柴胡汤功效标志物可能通过作用于MAPK、NF-κB信号通路调节炎症反应;作用于HIF-1、PI3K-Akt信号通路调节糖类代谢;作用于AMPK、PI3K-Akt信号通路调节脂质代谢。该研究利用文献挖掘结合分子生物实验确定大柴胡汤的功效标志物,并运用网络药理学从分子水平探讨其作用机制,旨在为大柴胡汤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,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。
文章关键词: